1
什么是高血压?
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,指血压长期处于过高状态。如果不加以控制,可能会引发中风、心脏病、血管瘤、肾衰竭等严重疾病。简单来说,高血压是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,同时可能伴随心脏、血管、脑和肾脏等器官的功能或结构损害。
高血压分为两种类型:
1. 原发性高血压:占大多数,病因复杂,与遗传、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。
2. 继发性高血压:由其他疾病引起,比如肾脏疾病或内分泌问题。
当收缩压(高压)≥140毫米汞柱(mmHg)和/或舒张压(低压)≥90毫米汞柱(mmHg)时,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。
2
高血压的主要诱因
1.高盐、低钾饮食
高盐饮食是我国高血压的重要诱因,比如咸菜、小面条以及各种重口味的食物。而低钾饮食也会加重这一风险。
2.超重与肥胖
体重超标不仅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,还显著提高全因死亡率。
3.过量饮酒
长期大量饮酒(男性每天酒精摄入超过60g,女性超过40g)会显著增加高血压风险。
4.精神压力大
长期处于焦虑、紧张、愤怒或恐惧等情绪状态,会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血压升高。
5. 其他因素
年龄增长、高血压家族史、吸烟、缺乏运动、糖尿病、血脂异常以及环境污染等,也都是高血压的潜在诱因。
3
高血压的常见症状
高血压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,因此很多人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患病。少数患者可能会感到头痛、头晕、耳鸣、疲劳、心跳异常、失眠、记忆力下降等。因此,定期体检非常重要,尤其是对于高危人群。
4
高血压的危害
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对身体多个重要器官造成损害,具体包括:
1.心脏
血压过高会增加心脏负担,导致心室肥大,进而引发高血压性心脏病、冠心病、心力衰竭等问题。
2.大脑
高血压是脑卒中(中风)的重要诱因,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。此外,还可能引发高血压脑病。
3.肾脏
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肾小动脉硬化,最终引发肾功能衰退,严重时可能发展为尿毒症。
4.其他
高血压还可能引起眼底病变、视力受损、主动脉夹层甚至鼻出血等问题。
5
高血压的治疗与常见误区
1、治疗方法
如果被确诊为高血压患者,尤其需要药物治疗的情况,一定要坚持服药,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内。同时,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治疗的关键。只要按照医生的指导积极治疗,高血压患者也能享受高质量的生活。
2、常见误区
(1)血压正常就停药
高血压目前无法根治,只能通过药物和生活方式控制。即使血压恢复正常,也不能擅自停药。
(2)降压越快越好
降压需要逐步进行,通常在4-12周内达标。如果降压过快,可能引起脑供血不足,甚至诱发脑卒中。
(3)老年人血压高没关系
高血压对老年人危害更大,尤其容易引发心脑血管意外。只要身体耐受,老年人同样需要积极降压。
(4)只靠药物,不调整生活方式
药物治疗固然重要,但高血压的发生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。如果不戒烟、限酒、减重、低盐饮食,单靠药物很难长期控制血压。
(5)保健品能治高血压
保健品无法替代药物治疗,高血压患者切勿轻信广告宣传,以免延误病情。
(6)没有症状就没问题
高血压是一种“隐形杀手”,即使没有症状,也可能正在对身体造成伤害。等到出现脑梗、心梗等情况时,往往已经太晚。
高血压不可怕,但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。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规律的药物治疗,可以有效控制血压,预防并发症的发生。记住:定期体检、坚持治疗、健康生活,是远离高血压危害的关键!